“我被人打了……”25日9点47分,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湖滨派出所的综合指挥中心里,报警人的电话接起后,大屏幕地图就显示了对方地址:东坡路劝业里。系统像“雷达”似的,扫描着最近的巡逻警力,200米内的步行街民警刘琦很快“接了单”。5分钟后,巡逻警车也到达,将当事人带回派出所进行调解。
快!不仅出警快,处理也快。湖滨,全国着名的城市CBD和人流密集区,仅仅1.6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却承载着年均5000余万人次的游客和2000多家商业体。人多事多,如何传承“枫桥经验”精髓?湖滨派出所找到解决之道——唯快不破。
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向科技要警力,向机制要警力”成为湖滨派出所增强工作效能的必由之路。
湖滨派出所的综合指挥中心,被称为“小脑”,在这里,根据“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科学运算,可以重点分析出街区内的警情规律,特别是对群众安全感影响较大的黄赌毒、打架纠纷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警方能够圈定“围剿点”,有的放矢开展治安防控,减少警情发案。在“小脑”支持下,湖滨派出所以强有力的“手脚”(巡逻民警)为重点,将67%的警力屯警街面,一旦有警情发生,巡逻力量在5分钟内就能出现在报警人面前。
踩着共享单车逃跑的嫌疑人王某遭遇过一次“围剿”。当天凌晨3点多,解放路的新华书店门口,李女士下班回家,一名男子突然冲上来,猥亵她之后快速逃走。李女士连忙报警,“他往延安路逃走了!”湖滨派出所的“小脑”立即运作,派单给距离李女士不到100米的巡逻警力,同时在延安路的岗亭设卡。空荡荡的马路上,王某美滋滋地骑着共享单车,以为自己成功逃脱了,可他还没骑几百米,就看到了挡在面前的民警们,他赶忙调头想逃跑,“追兵”也已经赶到。
这样让嫌疑人“傻眼”的故事,今年在湖滨辖区已经上演了32次,46名嫌疑人被当场抓获。今年以来,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3.2%,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6%,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