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85后村支书的共富“法宝”

          “你们三兄弟说的都有道理,但请你们相信,这个事情村里会给大家安排好。有什么不放心的,都可以来找我……”一早,杭州市萧山区靖江街道协谊村党总支书记何军就来到村民老赵家做“娘舅”。赵家兄弟这几天为谁先得到安置指标吵得不可开交。何军一边说,一边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三兄弟的诉求。

          这样的笔记本,85后村书记何军已经记了很多本。小到家长里短,大到修路征迁,笔记本里的点滴,见证着何军的成长,更见证着协谊村的蝶变。

          “环境变好,是给村民最大的实惠”

          2008年,大学毕业的何军回到协谊村,成为村支部委员。彼时,这个位于钱塘江畔、毗邻萧山国际机场的村庄,因为交通便利,纺织、化工企业林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村里的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

          “当初的协谊村,真的是脏乱差。”回想起十几年前的村庄,何军毫不避讳地说。从那时开始,何军养成了记工作笔记的习惯。点点滴滴的思考,都存在了何军的笔记本里。

          2016年6月,何军成为协谊村的村党总支书记,是当时萧山区新一代的年轻村书记。为了摘掉协谊村环境脏乱差这顶“帽子”,何军带领全村开始了新一轮发力。

          “村头的那片池塘、村西的那块废弃土地,既影响美观,又有安全隐患,我们要变废为宝,进行集体提升。”村民代表大会上,何军拿出笔记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村民的认可。

          2019年,萧山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何军抓住机遇,自筹款项,对协谊村的规划布局、生态环境、乡村建设等进行提档升级。2020年12月,协谊村高分通过了美丽乡村提升村区级综合验收。

          何军的笔记本里,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环境变好,是给村民最大的实惠。”

        W020221120509003353890.jpg

          “调解成功,真的很有成就感”

          这些年,几条高速高铁的建设,都要穿协谊村而过,拆迁安置、化解纠纷成了何军笔记本里记录的重点。

          文章开头赵家三兄弟的土地,前几年因为建高速公路被征收了。最近,村里开始安置,但几兄弟究竟谁先获得安置,各自都有理由。何军看着笔记本里记下的每个人被征掉的土地面积,给他们算完“亲情账”又算“经济账”。在他的调解下,最终兄弟三人满意地点头答应了。

          哪家的菜地被施工单位破坏了,谁家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了,村里的事务琐碎繁杂,但只要有需要,何军总能夹着笔记本第一时间赶到。

          去年春节,两户村民发生纠纷,何军从大年初一下午一直忙到大年初三中午,最终双方签下调解协议书。

          那次,何军在笔记本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做调解工作,真的是累并收获着。群众愿意听我的建议,最终调解成功,真的很有成就感!”

          “被村民视频点赞,开心”

          这些年,协谊村通过盘活存量土地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对村里的工作也越来越肯定。

          今年中秋节后的一天,何军的笔记本记录下一个暖心细节:“今天有朋友转发了一条抖音,是中秋节我们给村民发月饼,有村民拍了视频发上网,还给村干部点赞,开心!”

          何军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村里长大,知道村里逢年过节比较注重仪式感,所以每年端午、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村里都会送上应景实用的物品,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曾经,垃圾分类是村里的“老大难”问题,但自从村里制定了一套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奖品的机制后,村民的积极性被“点燃”了。他们会相互监督,会比拼分数,拿到积分兑换的酱油、肥皂等物品会发朋友圈晒出来。“现在村民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很‘卷’的,但这样‘卷’对村里来说是好事呀,所以我看到了就给他们点个赞。”何军笑着说。

          如此这般双向奔赴的“点赞”,是共富路上最动听的和谐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