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罗再次来到杭州市富阳区常安镇矛调中心,这一次他不是来反映问题,而是给工作人员送锦旗的。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一起历时两年劳资纠纷终于化解。
几年前,老罗来到富阳,从工资只有2000多元的杂工做起,凭借自己的勤快和刻苦,很快学会了拉钢绞线的技术,现在不仅自己收入可观,还带出了很多徒弟。2018年9月,老罗通过同乡介绍,在常安人老倪手中承接了一个线路改造项目的钢绞线工作。可是工期一拖再拖,线路一改再改,老罗的工钱没有按时结算。今年8月7日,老罗走进富阳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向工作人员反映了他的困境,施工单位还拖欠他3万多元的工资。
常安镇矛调中心了解情况后,约谈了施工单位负责人老倪,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情况开展了调查核实。在交谈中,老倪倒起了苦水:“其实活是早就干完了,去年年底就让老罗结账,可他的算法跟我们对不上,工资没法结。”
第一次调解时,老罗拿出自己的一本账,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一样活的工资总额,但没有相关证据材料支撑。双方就到底做了多少活产生争议,调解没法进一步进行。于是约定双方各自带上相关佐证材料后,重新组织调解。
第二次调解,双方都拿来施工时各自测量和核对的数据。在老罗记录钢绞线路段和长度的草图上,钢绞线的长度记录了35000米,但是老倪的本子上,只记录了32000米,按照1.5元每米的工钱,就这一个项目就相差好几千元。另外还有地锚的个数也对不上,老罗记录了57个,但是老倪的本子上只有37个,按照150元一个计算,这里又相差3000元。鉴于双方差距较大,项目审计报告又还没出来,矛调中心副主任叶佳枫建议,约定日期双方到场,同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实地测量。
接下来几天,叶佳枫与当事双方走出了调解室,带着专业测量单位一段一段地测量距离,一个电杆一个电杆地数地锚数量。老罗干的活共有7.5公里距离,当中设置了200多个电杆,大部分的电杆是在平地上,但还有不少是在山上和溪里。为了准确测量数据,工作人员跋山涉水,精准定位每一个点。测量的第四天,也就是最后的一段距离,位置在常安镇横槎村树石自然村的山上,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迷彩服,带着安全帽挤进茂密的灌木丛后发现,测量设备在这里没有信号,也就是无法测出准确的数据,测量工作被迫停止。
虽然经过实测,双方之间的偏差已经缩小。但由于最后一段没有测量,最终还是不能确定工资总额。就在调解陷入僵局时,审计报告下来了。那么又问题来了,老倪看得懂报告,可是老罗看不懂。不仅老罗看不懂,工作人员也看不懂,这要怎样才能让老罗信服呢?于是叶佳枫联系了做审计的同学,在其讲解下,他明白了报告中的钢绞线是按照公斤算的,但是老罗的工资是按照长度算了,我们要通过钢绞线的规格,先把报告当中的质量换算成长度,才能计算老罗的工资。
11月4日,双方再次来到常安镇矛调中心,开展再一次的调解。叶佳枫根据审计报告的内容,一条一条向老罗作解释说明。有了前几次的交流,老罗对叶佳枫已经非常信任。最终双方一致认同余款还剩18000元,施工单位要在协议签订后立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