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将电诈从源头“断网”
        检察机关办理全省首例反电诈行政公益诉讼案

        微信图片_20221201213344.jpg

          电商云仓等新业态如何保护个人信息,让电信网络诈骗从源头“断网”?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当天下午,在义乌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义乌市检察院检察官与当地相关部门、企业的负责人召开圆桌会议。这也是我省三级检察机关上下联动、一体办理的全省首例反电信网络诈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今年4月,余姚发生多起冒充物流、网购客服退款赔偿类电信诈骗案件,警方顺藤摸瓜,牵出非法窃取云仓快递面单信息的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团伙指使“马仔”通过临时应聘或爬窗、技术开锁等方式进入义乌等地云仓企业快递面单打单办公室,在电脑上安装远程控制程序盗取快递面单信息,并以每条3—5元的高价转卖给境外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达1000多万元。今年以来,义乌警方也先后查处多起潜入电商云仓企业,盗取快递面单信息并出售给上游犯罪团伙的案件。

          “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背后大多藏着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义乌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吴晓阳表示,上述案件反映出电商云仓等新业态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上存在漏洞。

          新实施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反电信网络诈骗职责中,对于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在最高检的统筹指挥下,浙江省检察院决定针对电商云仓等新业态反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立案。

          经过前期对案涉企业的实地走访调查、电子数据勘查等,检察机关认为,大部分案涉电商云仓企业存在快递面单信息未脱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足、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保护责任不到位等共性问题。“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从源头阻断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是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义乌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新表示。

          会上,各部门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安全防护措施、长效治理机制等进行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拟研究制定指导意见、行动规划等,明确监管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开展专项检查等,并建立健全安全防护、长效治理等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