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自动预警安全风险 精准防范纠纷隐患
        这款数字“利器”助力工地实现智慧治理

          前不久,杭州高新区(滨江)某工地工人杨某某在工作中突发疾病,社区、项目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最终化危为安。“幸好两周前他刚刚从高空作业岗调整到地面作业岗,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些工友庆幸地说。

          其实,这次调整并非巧合。两周前,有关部门在“平安工地通”应用日常管理中发现杨某某有过往病史,立即将他调整为地面作业,并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将信息流转至属地街道与社区,将杨某某纳入网格化日常服务管理。

          “平安工地通”是滨江实现建筑工地风险防范闭环处置的一款数字“利器”。作为杭州亚运会主会场所在地,滨江目前有在建工地201个。2021年以来,当地针对建筑工地存在的人员构成杂、风险隐患多、源头防范难等问题,以工地平安建设为小切口,打造贯通住建、交警、环保等15个部门,工资支付、建筑工人实名制等19个平台的“平安工地通”大场景,构筑起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工地治理新格局。

          “‘平安工地通’的最大特点是多跨协同。”滨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梳理了15个部门12项交叉业务,形成一体化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各监管部门共享执法信息、共治安全隐患,实现执法效能和治理能力的双提升。比如,区住建局开展平安工地检查时发现的欠薪、火灾隐患、危化品存储问题等,只需在平台上点一点,系统就会自动将信息推送给相关部门,形成“一个部门现场检查、多个部门共享信息”机制。

          据介绍,平台实行平安工地五色分级预警,将多维度的风险信息分析、预警、管控、处置整合在一个平台内,每日进行赋分运算,形成五色评定结果,实现风险全链条管理。哪个项目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系统将判定其存在较高风险,自动向企业和监督机构发出预警,限时整改反馈。

          如今,有了“平安工地通”,全区在建工地都有了自己的专属二维码,从而实现“数治工地”。平台通过实名考勤管理,将工地实名制人员数据与相关数据碰撞比对,将原有粗放式管理变为精准用工管理,确保用工安全。而对工友来说,平台可不止是个“打卡机”。通过“工资支付”模块,月底能拿多少工资、什么时候支付,都能查个明明白白,且该模块能核查6项支付数据,生成按月足额工资支付和工资款合规两个指数,动态监测欠薪风险,自动向企业和监管部门发出预警,限时销项整改;“工友之家”模块开设了平安课堂、工友维权、工友帮扶等9个子场景,整合工会、妇联、民政等服务资源,开展技能、安全、法治等培训。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平安工地通”,只需扫个码,就可轻松办理申请、登记、报告、咨询4大类36个事项,实现审批不见面、办事不用跑。以夜间施工申请为例,施工企业在线填报,系统自动流转住建、环保、交警3个部门,在线联审联办,各流程节点均通过短信形式告知申请人当前办理状态,最终生成电子许可,企业“一次不用跑”,且平均办理时长从原来的2天缩短到4个小时。

          此外,平台还及时公布项目投资、工程期限、夜间施工等信息,接受公众监督。目前全区工地社会关注度超60万人次,工地综合评价4星以上比例达88%,公众满意率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