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数百封信件穿梭于未管所与杭师大之间
        高墙内外有两个年轻的“笔友群”

          与未成年犯通信?以大学生的身份?

          不久前,杭州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二学生徐珺接到一个令人意外的任务,脑子有些懵。

          对她和大多数同学来说,未成年犯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群体。嚣张跋扈、轻蔑不屑、偏激轻狂……是大家对这个群体的第一反应。

          组织一场对未成年犯的集中回信。“当老师告知大家有这个活动时,很多同学都很好奇,还有一部分人不理解,觉得为什么要为犯了罪的人做这些事。”徐珺说。实际上,这场活动浙江省未成年管教所和杭州师范大学联合策划了很久,希望借助传统的信件交流,激发未成年犯对新事物的渴望,从而促进他们教育改造。

          200多封来信

          从未管所寄来的信有200多封。

          “没打开信之前,我心里有些忐忑,担心信里的内容或过于偏激,或戾气太重,我们回答不了。但看过信后,我震惊了——内容跟我想的很不一样。”

          信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好奇大学生活的,有询问社会发展现状的,还有以身说法的。“我们思考了很久,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回信。最后一致认为,既不应该去原谅,也不应该高高在上地批判。”徐珺说。

          为了让每一封回信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徐珺和几名组织人一起,先将信件分类,“比如有心理问题需要解决的,就交由学校心理学研究生回复;有些涉及个人兴趣爱好的,就交给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回复。”

          让徐珺印象最深的信,来自一名长刑期的未成年犯。

          信的开头,他写道,自己觉得这样的活动没什么意义,是为了完成任务才写的。不过,虽然开头的语气很不屑,信却写得很长。他向杭师大的学生们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关于量子力学,他说自己很喜欢这门学科,但身边却没有什么人可以一起探讨,所以想和杭师大的大学生一起讨论;第二个,他想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第三个,他问:“我还有没有未来?”

          “整封信看下来,你会觉得他就像是一只‘纸老虎’,虽然开头表现得很不服气,但其实内心惶恐不安。”这封信,最终交到了一名同样喜欢量子力学的同学手里。回信写了满满几页,大学生先认真写下自己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和认知,并回答了另外两个问题,鼓励对方好好改造,等出来后开启新生。

          徐珺说,看信的时候,她和大部分同学有着同样的情绪波动:明知他们是犯了罪的人,但从他们的信中,能读到无助和渴望。“有一封信,说自己是因为家里太困难才犯罪;另一封信,一个犯了诈骗罪的孩子详细写下诈骗套路,提醒我们要防骗。”

          “我想,对他们,既不原谅,也不一味责怪。法律已经给了他们惩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改造,重新做人。”

          最终,200多封信全都一对一地写了回信,寄回未管所。“原本是打算同样的信件统一回复的,但最终还是决定一一回复。”徐珺说。

          将写信活动常态化

          大墙内,翘首以盼的未成年犯终于等来了回信。

          “这次活动,未成年犯的兴致很高。一开始以为只有几十个人会写,没想到最终寄出了200多封。收到回信后,很多人还意犹未尽,想继续写。”全程参与活动的警官郑晓华说。

        W020220728583706792260.jpg

        杭师大学生的回信,附上校园美照

          刘某是湖南人,2017年因犯盗窃罪、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8年投入未管所服刑。他在收到杭师大学生的来信后对民警说,“原本,我只是将这件事当做一次活动应付,没有过高期许。结果,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是有人愿意静下心来,用写信的方式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答疑解惑,并送去祝福与鼓励。”他说,自己真的从这些回信中感受到了温暖。

          “从心理学上来讲,作为青少年,同龄人的影响作用甚至大于长者、权威者。很多话,未成年犯可能不想跟我们民警讲,但他们会在信里跟差不多年纪的大学生讲。”负责这项活动的民警说,之所以要组织这场活动,源于此前有过类似的成功案例。

          虞某某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在未管所服刑。但他的犯罪原因却令人唏嘘。虞某某上学时性格较内向,不善言语,因此经常被同学欺负。2014年一天,他在一次晚自习后,再次受到校园欺凌的虞某某突然情绪爆发,捡起身边的钝器狠狠砸向欺负他的同学,致使一名学生死亡,另一名学生轻微受伤。

          入所后,虞某某一度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直到一次心理辅导中,他向民警吐露,自己在校时曾有一个好朋友,自己很渴望跟他联系。为了帮助虞某某投入改造状态,未管所评估矫治中心辗转联系上他的同学,并将虞某某的情况告诉对方,希望他能给虞某某写信,互通信息、互相鼓励。结果,在收到同学的三次来信后,虞某某的改造有了明显改变,整个人变得积极、阳光起来。“我最怕的是,因为犯了罪同学们看不起我、排斥我。但现在我知道他们没有,还希望我早点回去。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努力。”

          “那次之后,我们意识到,很多犯了罪的未成年人,渴望与同龄人交流,从同龄人那里得到意见与建议。”

          一批批信件开始在未管所与杭师大间交流。近日,未管所的第三批信件已经整理好,将再次寄往杭师大。因为双方对通信活动的热情,未管所和杭师大决定,将写信活动常态化,一直持续下去,借助大学生力量,助力未成年犯改造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