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花如锦,洛水河畔多游人。位于海宁市硖石街道南关厢社区的南关厢文化街上,“花时间”艺术咖啡馆的老板张克西倚在吧台后,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喜上眉梢地说:“又是一年好时节!”
咖啡馆老板是第一任会长
较之于人们耳熟能详的江南水乡乌镇、西塘,以“硖石灯彩”为特色的南关厢文化街其实还算不上出名。街不长,南北约350米,东西宽50余米,2015年完成保护性修建后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有70余家商铺入驻。
如何抓住古街新开这个机会,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载体去更好地服务街区和加强管理,对于南关厢社区党委书记朱凤琴而言,一度是个难题。“很巧,当时刚好有个‘学雷锋志愿服务伙伴计划’项目,受此启发,我们萌生了牵头组织商铺联盟的想法。”在充分征求商铺业主意见时,朱凤琴特地找到了张克西。张克西不仅是商铺老板,还经营着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广告公司,更是嘉兴、海宁“最美志愿者”、海宁爱心联盟会长。 “我当即就表示愿意加入。”张克西回忆说,“当时这条街的商家主要是一群爱好文艺的本地人,大家有干劲、有想法,也有资源。干大事就是需要群策群力,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就这样,在海宁市历史街区管委会、南关厢社区以及张克西等一批骨干的推动下,2015年11月2号,南关厢志愿商铺联盟在民政局注册登记,首批35家商铺加入了商铺联盟。统一的标志、联盟的规范制度等相继出台。经过民主选举,张克西成了联盟的首任会长。
3年过去了,目前,商铺联盟的运作已日趋成熟,加入联盟的商铺也增加至48家,不仅在推动街区发展上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还提供了海宁市街区“三治”建设新样本。
金点子不断,老街焕发新生机
最近,商铺联盟秘书长莫哲臻的忙碌身影经常出现在南关厢社区,由商铺联盟自主策划、自发组织的“南关厢鱼市”项目将在3月底开市,这两天,他正在落实细节。
“这是大家集思广益出来的点子,最后通过例会确定了方案。”对于马上要落地的“南关厢鱼市”项目,莫哲臻信心十足:“这里以前就是米市、鱼市的集散地,我们希望在恢复传统的同时,也让老街更热闹,把实惠和新鲜带给大家。”这个项目在2017年底确定后,联盟组织的几位成员一方面去周边联系水产商户,另一方面积极取得管委会和社区的支持与帮助。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目前,商铺联盟已与海洲街道西郊社区达成合作,西郊社区水产养殖合作社会每天两次派渔船到码头开市卖鱼。
“最初,商铺联盟的活动主要由社工牵头组织。现在,随着商铺联盟运行的日渐成熟,活动基本都是他们自己运作,社区主要是协助。”朱凤琴说,如果社区有一些好的项目,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商铺联盟参与进来。
社区和商铺联盟还联手打造了“关厢情缘·硖石传统婚俗演绎”项目、志愿者“弯腰一秒”拾捡垃圾、爱心义卖、义务献血等活动。截至目前,双方共同开展了各类活动100多次。
串珠成链,志愿服务渐成风景
“老板,你们这边真的可以借雨伞吗?”漫步老街,看见盐官万昌海宁店门前悬挂着一块红色牌子,上面写着“下雨天免费为居民提供雨伞”,好奇的游客便向店主胡惠明询问。“当然可以,这些伞是专门为大家准备的。”胡惠明热情地回答。
这是商铺联盟的又一个亮点——发动志愿商铺作为一个志愿点,门头统一挂上志愿服务点的标识和书写服务项目的红色牌子,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目前,全街已有26项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
巷口的皮影戏馆每到周五、周六都有皮影戏公益演出,沈凤娟是这家皮影戏演绎中心的团长,也是商铺联盟的副会长,她愿意为公益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张克西的“花时间”艺术咖啡馆的二楼,是“法治茶楼”,同时也是商铺联盟的党员活动阵地和“全科网格”党群工作站,每月15日这里都会召开网格民情分析会。
“我家南关厢,前后百米长……志愿商铺南关厢,红船先锋人人夸……”静坐老街,品一盏清茶,听一曲商铺联盟志愿者填词作曲的《我家南关厢》……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建设的浸润下,古街由内而外地散发着清新文艺气息。今年,随着海宁市旅游业总体规划的展开,更多景点将串珠成链,共同打造海宁旅游新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