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用担当和作为筑牢守护百姓的“铜墙铁壁”

          今天过节,一个专门为“警察”设立的节日。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这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人民警察队伍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警察队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是对人民警察队伍忠诚履职、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

          在浙江,这道守护百姓的“铜墙铁壁”,由7万多民警、11万多辅警组成。也许,在老百姓的眼中,“警察的模样”,就代表着安全、正义。可是,在民警自己的眼中,也许他们的模样,就是“奉献”。

          近五年来,浙江公安队伍总共涌现出34名一、二级英模,在2023年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记者回访、回顾他们的故事,试图让大家了解更为真实的警察模样。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家里人的事,就一定能想出办法”

          长兴县公安局沈云如工作室总是人来人往。近3年时间,他跋山涉水,奔走几十万公里,终于帮助37名无户口人员找回了“身份”。

          再次回访他时,记者问,“这3年难不难?”晒得更加黝黑的老沈眉头一皱,“当然难,有一次大雨天,我撑着伞,只能凭着‘一条河、一所小学’的信息,在安徽铜陵挨家挨户寻找徐大姐的亲人。”继而,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显得愈发憨厚,“可是,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家里人的事情来办,它就不难,就一定能想出办法!”

          除了老沈,这34人中还有9人在获得荣誉时,都在浙江基层最一线的派出所当民警、最繁忙的路口当交警,他们是离老百姓最近的人,他们同样“视群众为亲人,视辖区为家园”。

          杭州民警田安乐扎根社区18年,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田”。他对辖区每条路都如数家珍:哪条小路的拐角处有小卖部、哪条弄堂有卖豆腐的阿姨……在辖区居民眼中,他更是“无所不能”的,家里下水道堵住了,生病需要送医院,邻里间吵架闹事,甚至家里出现矛盾纠纷,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他。

          夜晚降临,如何堵车不堵心?杭州交警蒋定军坚守岗位22年,曾在杭城最繁忙的松木场路口执勤,创新高峰疏导经验,先后处理违章2万余起,无一投诉,被称为“马路舞者”;

          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忠实践行者,诸暨的杨叶峰21年扎根基层派出所,多次“啃”下基层治理“硬骨头”,是百姓眼里的“邻家警察”;

          世界上最温暖的路,是回家的路。杭州民警隋永辉6年帮助5000多个家庭实现团圆,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寻人总司令”。

          ……

          从每天都要烦心的交通,到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再到一家团圆的寻亲……这些英模,重复地做着一件普通的事,短则3年,长则22年,用年复一年的时间,书写着“奉献”二字。

          “减少国家和群众的损失,是每一个民警应有的担当”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当下,更需要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在党旗引领下,公安工作总是与时代同频。回顾这一路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翻阅这5年来的英模事迹,处处铭刻着民警在“关键时刻”的奉献模样。

          他们来自不同的警种,虽然每个“关键时刻”都不尽相同,但“甘于奉献”的精神却始终相同——

          对于长年奋战在扫黑除恶第一线的民警孙利峰、杨国强、张列行等“扫黑斗士”而言,“关键时刻”就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即便明知会遭遇诬告抹黑、恶意中伤、恐吓威胁等各种各样的“手段”,他们在和黑恶分子斗争时,还是无所畏惧,勇破一个又一个大案。

          3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累计打掉黑恶团伙3474个,现发命案自2017年以来保持全破。

          2021年,浙江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这一场硬核改革,要破解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经济犯罪向线上转移,更加隐蔽,打击治理难度大大增加。这是金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蒋益群面临的“关键时刻”。

          他带领团队走在数字化改革的前沿,通过一系列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端掉了以吴某为首的操纵证券市场的犯罪团伙,斩断了股市黑手,查清被操纵的股票480多只,一定程度上净化了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实体领域到数字空间,还有一场更为艰难的“拉锯战”:反诈。温州警方反诈“女掌门”柯海鸥,用10年时间参与了温州反诈从被动打击到主动防控、从传统手段到数字化措施、从多部门合作到全民反诈的升级历程,只为一个目标——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没有平安的浙江,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浙江;没有和谐稳定的浙江,就没有繁荣富裕的浙江。”在浙江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浙江都有这样迎难而上的“平凡英雄”。

          所以,浙江才会获得这样的“高分点赞”——2021年,浙江治安领域群众安全感达97.7%、对公安工作认可度达97.15%,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一个忠诚的战士,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成为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公安民警有61人因公牺牲、707人光荣负伤。在我们回顾的这34名英模中,就有9名牺牲的民警。

          2019年国庆假期,台州的百姓应该难以忘记——

          当年10月2日零时57分,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坦头沈村,一歹徒持自制猎枪,向村民连续射击。危急时刻,金清派出所民警王歆带领辅警梁峰、林新志,用血肉之躯挡住射向群众的霰弹,以一腔热血和生命接力掩护群众避险。

          这一切,不过短短46秒,来不及做什么生死抉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行动一致,冲向歹徒、护住村民。在场的7名村民全部得救。

          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勇毅前行?

          也许就是那句“一个忠诚的战士,即使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每一名党员民警,都曾向着党旗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余姚民警胡建江在记者回访时讲的这个故事,让人又找到另一个答案——

          2017年,胡建江在抓捕凶残毒贩时被刺伤,失血量超过2300毫升。幸运地从鬼门关“回来”的他,发现病床前多了好多熟悉的面孔。“住院期间,辖区有很多群众自发来到医院看望我、鼓励我。我总以为,破获案子、调解纠纷、救助百姓,都是基层民警应该做的分内事。我只为群众做了一分事,群众却念我十分情。他们来医院看我的那一刻,让我感受到,这一辈子当警察,值得!”

          今天是2023年中国人民警察节,我们也想许下一个愿望——

          愿祖国山河无恙,

          愿你们每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