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余村经验”为龙头
法治乡村建设结硕果
走进安吉余村,巍巍青山四面环绕,翠竹绵延碧浪滚滚,让人犹如置身山水画卷中。除了自然风光旖旎,余村的法治乡村建设也是硕果累累。建立党员民主议事清单、聘请法律顾问、修缮法治文化园、编写村规民约……余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之路。
2017年11月,湖州市以余村民主法治村建设实践为蓝本,编制发布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民主法治建设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标准化的空白,实现美丽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有据可考、有章可循,进一步打响“美丽乡村,无法不美”品牌。
“虽然已经有了规范化标准,但我们发现在法治乡村推进过程中,公民权益平等保护、村规民约有效实施、基层治理体系和平台融合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湖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9月,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市司法局“操刀”,又制定了《湖州市法治乡村建设条例》。作为全国首部设区市的法治乡村建设创制性立法,该条例结合湖州实际,对乡村事务治理、乡村法治规范化建设、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乡村平安和谐四个方面作出规范,推动湖州乡村治理工作持续走在前列。
5年来,湖州市以“余村经验”为龙头,加快法治文化公园、长廊、文化墙等法治文化景观及阵地建设,建成了一批与生态相融洽的“法治好风景”。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00余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近1000个。2019年湖州市《打造法治建设护航乡村振兴的“余村样板”》创新实践案例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这一实践还被评为2019年全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
以重点内容、重点对象为引领
普法宣传有的放矢
“我们通过举办法律培训班、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举行宪法宣誓,增强领导干部履行宪法使命的坚定性……”2018年,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接受《人民日报》专访,畅谈了湖州在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七五”普法期间,湖州市普法办以宪法为重点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领导干部走进课堂学宪法、走上礼堂讲宪法、走入群众普宪法;机关党员齐享“五个一”——一次宪法宣誓、一遍宪法通读、一场专题报告、一次征文比赛、一次旁听庭审;市直机关工委要求各单位把宪法宣传教育和机关党员教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吴兴区政府常务会议开设“局长课堂”学法;南浔区举行宪法知识讲座,邀请法学专家为领导干部授课……
2018年12月,湖州市首个宪法宣传周暨“你学法我送票 清丽湖州任你游”活动在吴兴区启动,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南浔区红色清风宣讲团用方言向群众解读监察法;德清县民法典普法队走进民宿、社区、学校;长兴县食品安全法实施十周年普法活动来到小浦镇……过去5年,湖州以普法宣传为核心,将民法典、监察法、预算法等一批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在全市形成了全民学法新风尚。
法治意识也深深融入了湖州法治政府建设的日常工作。湖州市抓住“关键少数”,将“带头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列入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确立“出庭为常态,不出庭为例外”格局,实现了“一把手”从“出庭”到“出声”再到“出彩”的积极转变。湖州市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实现连续3年增长,2019年达到100%。“一把手”出庭应诉的“湖州经验”已在全国领先。
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的
法治文化品牌百花齐放
“法学匡时为国重,高名垂后以书传。”作为近代“法学之父”沈家本的故里,湖州充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打造沈家本纪念馆、微电影、广播剧等,持续打响“家本故里·法治湖州”文化品牌。2016年7月,市司法局、法学会等单位成功举办了“沈家本与中国法治之路”论坛,沈家本曾孙、中国365足球体育亚洲版_365平台是做什么的_beat365官方网站大学教授沈厚铎在这次论坛上首次提出建立“沈学”的观点,受到学术界的热烈响应。
同时,湖州还以“以民为先、普法为民”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了一大批“接地气”的普法品牌:成立全国首个“老兵律师”专家顾问团和“老兵律师”工作室,协助相关单位做好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工作;推出“小小宪法朗读者”项目,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寓教于乐,将法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联合社会组织“蚂蚁公益”打造“家本少年法学苑”公益普法品牌,建立“共享书吧”“志愿导读”“法治研学公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