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的快速解决,得益于宁波法院开展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14日,宁波法院举行集中开放日活动,近2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代表、律师、银行法务、物业公司代表分别走进宁波两级法院,近距离感受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司法确认程序不断优化;小额诉讼程序优势持续激发;独任审理机制日趋完善,确保减员不减质;在线诉讼实现多维创新发展,打官司省时省钱。
全力提高审判质效是改革的目的和初衷所在。“小额诉讼程序真的给我们物业公司带来了一波‘福利’。”宁波市鄞城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飞玲深有感触地说,“物业纠纷基本上存在标的小、数量多、送达难等情况,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后,简化了审判流程和送达方式,效率大大提高。”
宁波某管理公司因与物业公司发生服务合同纠纷诉至慈溪法院。由于标的额不大,该案以小额诉讼程序经“立审执一体化”团队高效衔接,8日内促成双方调解,并通过随案发送自动履行告知书等方式,督促被告全额自动履行完毕。
根据最高院试点方案,基层法院审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金钱给付类案件,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包括标的额5万元以下案件以及标的额为5—10万元、且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为扩大适用范围,宁波法院积极推广约定适用前置机制,引导60余家金融机构、20余家物业公司将小额诉讼程序的合意选择事先约定于相关合同中。海曙法院还试行小额诉讼程序诉讼费免预缴机制,吸引当事人主动选择小额诉讼程序。全市法院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26.72%,平均审理期限15.55天。
宁波充分利用移动微法院发源地的先发优势,实现多平台数据互通,推进在线诉讼审判执行各环节深度运用,极大节省了当事人的在途时间和经济成本,全市法院全年通过移动微法院在线立案74770件,在线调解、撤诉41277件,在线开庭6060个。
此外,宁波中院还持续拓展在线诉讼新模式,推动移动微法院与“市监联连”强强联手,打通了面向宁波企业的法律文书电子送达新路径,法官从点击发送到收到电子送达凭证最快只需10秒。宁波高新区法院推出“金融联审”,实现金融案件起诉、立案、送达、开庭等诉讼全流程批量化处理,宁波银行50件金融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实际用时仅83分钟。
2020年,宁波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收案100771件,同比下降6.94%;诉前纠纷化解率40.25%,同比上升约21.74个百分点;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58.34天,较试点前缩短7.98天;同期结案率104.64%,较去年同期上升3.83个百分点;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瑕疵率0.07%,位列全省第二;服判息诉率93.62%,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