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每次备课慎之又慎 集体“磨课”精益求精
        专职民警教师用“匠心”做好教育改造

        W020210908618237253046.jpg

          为了让罪犯新生,他们不仅要教授文化知识,还要帮助罪犯重塑人生观、价值观。省乔司监狱四级高级警长卢林献就是监狱教研室的一名专职民警教师。

          卢林献是监狱里的热门老师,每回上课,罪犯们总是听得聚精会神。“我喜欢从小角度入手,去讲一个大主题,这样讲课会更有故事性、更生动,罪犯能听得进去。”卢林献说,自己每次上课时长都在2个小时以上,为了让课堂氛围保持活跃,他坚持站着讲课,讲到精彩处,还会激动得挥舞手臂。

          在卢林献的课堂上,罪犯们几乎不敢“开小差”,因为一开,就会被卢林献的“鹰眼”盯住。“我喜欢跟大家互动,所以课上盯罪犯盯得特别紧。其实就是为了引导罪犯去表达,因为只有他们表达了,我们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从而进行正确引导。”

          为确保授课最大程度地起到教育罪犯的效果,卢林献对每堂课的内容都十分慎重。例如,他最近给罪犯上党史课,为了找到合适的讲课角度,“啃”掉了四本厚厚的党史书。每本书,卢林献都在上面密密麻麻做了标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才能让罪犯信服。”最终,卢林献从“中国人的饭碗”这一主题入手,将土地革命、乡村振兴等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堂精彩的党史课。

          日常工作中,卢林献还会跟监狱教研室的同事们“磨课”,也就是在讲给罪犯听之前,先给同事讲一遍,由大家指出缺点。“磨课”过程中,大家甚至会精确到某个视频的播放时长。

          为了紧跟潮流,年近五十的卢林献还自学了PPT和简单的视频制作,“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需要我们民警教师具备塑造灵魂的‘工匠精神’,执着专一地做好教育改造这件事。因此,只有与时俱进学好技能,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省乔司监狱一直探索民警教师团队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仅壮大专职的民警教师队伍,还设置了“法治大讲堂”“思政精品课”“修心讲堂”等品牌课堂,促进罪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