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以“最多跑一次”理念打造“信访超市”
        推动实现人民信访“最多跑一地”“最多访一次”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这两天,杭州市拱墅区居民王大伯决定到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碰碰运气。王大伯原先是拱墅区某船厂的电焊工(特殊工种),55岁就可办理退休,但因档案遗失,市、区两级人社部门无法证明他属于特殊工种,导致他的退休审批事项迟迟未能办理。

          第一次来到“信访超市”,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热情耐心的引导员,都让王大伯感觉不错。等了几分钟,王大伯就被安排到了人社局窗口,工作人员张翊接待了他。张翊一边耐心解答王大伯的疑问,一边迅速对接相关部门传达诉求。很快,他就有了建议:“您可以到市档案馆查询原单位工资证明文件,这样就能证明特殊工种身份。”这个答复王大伯很满意,“没想到这么简单就能解决问题,真是便民。”

          同王大伯一样有着相同感受的信访群众越来越多,这得益于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的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建设。

        变群众“多头跑”“多次跑”为“最多跑一次”

          “如果按照以往的处理流程,需要转给相关职能部门调查了解后才能反馈,不仅处理时间长,还易发生推诿扯皮现象。”拱墅区信访局副局长李向阳说,“在‘信访超市’,群众来访就像在超市购物,可以按需索骥、对号入座。并且群众反映的事项不论涉及多少部门,都能一窗受理,简单事项当场调处,复杂疑难事项由中心代办,由我们牵头多部门进行流转处置。”

          今年以来,我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建设,推动县级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入驻,变“多中心”为“一中心”。同时,吸收法律咨询、心理服务、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公共管理等相关部门(组织)力量进驻,打破部门之间的空间阻隔和职责壁垒,推行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一窗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实现群众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最多访一次”。

          以拱墅区“信访超市”为例。目前,拱墅区实行受办一体的即接即办机制,公安、教育、商务、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卫健等7个行政部门和纪委、法院、检察院、劳动仲裁、行政复议等5个矛盾纠纷法定途径单位共12家单位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金牌调解员等第三方力量入驻“信访超市”,接待群众,现场解答,化解矛盾,初步实现了“前台身份问题识别,后台锁定问题流转,窗口按需马上受理”。

          不仅如此,初次信访的群众还可以通过“网上信访直通车”反映问题,或是通过设置在大厅的网上信访自助机完成网上信访。“从今年6月成立至今,我们为主在‘集中办理’向‘集成办理’转变上下功夫,完善网上网下协调联动机制就是其中一部分。”李向阳表示。

          这是我省“信访超市”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省已建成“信访超市”实体平台73家,预计年底前将实现89个县(市、区)“信访超市”全覆盖,直接推动投诉举报说理找“信访超市”成为我省不少百姓的选择。

          据统计,今年1至9月,我省县级走访较去年同期占比上升了16.4个百分点,大量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全省走访总量同比下降14.3%,网上信访在来信、走访、网上信访中的占比为69.3%,较去年同期上升14.7个百分点。

        变“群众上访跑”为“党员干部主动跑”

          如果说县级“信访超市”是大本营,那么设立在各镇、村(社)的信访代办工作站就像一个个连锁店,而负责分片包干信访事项代办的网格长(网格员)就像连锁店外送员,通过上下联动,同向发力,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镇街、结接访在县里”。

          马大爷是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鸭兰村人,患有听力障碍,妻儿也都有肢体残疾,一家人经济条件困难。今年6月,马大爷拿出所有积蓄翻新自家老房,却因行动不便和经济原因耽误了审批程序。“正好政府推出信访代办制度,我把情况同网格长一说,自己全程没跑,几天时间他就帮我办好了审批,这制度真是大大便利了群众啊!”马大爷点赞道。

          在余杭区塘栖镇,每月第一个星期三是村(社)信访工作“固定接访日”。当天,各村(社)办事大楼都会设立接访点,全镇组团联村(社)成员也会赶赴所驻村(社),和村(社)主要领导一起驻点接访、现场办理。对于群众的诉求,能当场解决答复的现场解决;当场不能答复的,由接访组指定人员落实好信访代办制度,从而将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镇村。

          “‘代办’是防止无序访、重复访的有效手段,也是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首道防线。代办事项办得好、效率高,群众才能更满意。”余杭区信访局局长沈超乔表示,而“开门接访”则架起了群众和政府间的沟通桥梁,让党员干部和群众距离更近、关系更亲。截至目前,余杭区有代办员959名,代办事项1500余件,办结率达90%。

          在余杭等地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省信访部门将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工作,在乡镇、村(社)分别设立信访代办站、代办点,将信访工作触角延伸至社会末梢。同时,扎实开展县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全面推进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和包案等制度,真正让接访、包案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执政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W0201911105697965390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