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跨省救助,“一案一策”,通过远程视频让救助对象“一次都不用跑”……25日,省检察院召开浙江省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救助案件1090件1112人,分别同比上升52.8%和55.3%,发放救助金1317.2万元,同比上升20.24%,救助总人数和总金额均居全国前列。
远程视频传递司法温度
“我是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检察官,现在向你宣布《国家司法救助决定书》……1.5万元司法救助金将汇到你的银行卡上,请注意查收。”这是今年9月26日下午发生在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里的一幕。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和四级检察机关联动,杭州检察官跨省连线1500余公里外的广西梧州藤县检察院,向藤县村民罗某送达了司法救助决定。
作为外来人口流入大省,浙江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超2820万,在我省检察机关办理的大量案件中,有不少当事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让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他们和本地人一样平等地获得司法救助,成为浙江检察机关助力扶贫攻坚的一个着力点。
为减少当事人的往返奔波之苦,浙江检察机关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远程救助模式,全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的目标。借助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检察官不仅可以线上对外省异地救助申请人身份、账户信息等进行核实,救助款领取也不需救助对象上门签字。2018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依靠远程视频技术,已开展国家司法救助80余起。
我省检察机关还把司法救助和扶贫攻坚工作衔接融合,出台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办法,全面助力打赢司法领域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因案致贫的司法救助案件346件,救助困难群众393人,发放救助金586.55万元。”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刘树枝说。
“一案一策”提升救助精度
为了让司法救助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我省检察机关以“一案一策”提升救助的精准度: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特别困难的,探索上下级、多部门联动救助,增加救助金额;对存在其他救助需求的,主动提供心理疏导、免费教育、最低生活保障、职业指导、就业介绍和其他临时性救助等。
在慈溪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刑事申诉案中,检察官发现,被害人刘某的一对未成年子女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某去世后,姐弟俩不仅衣食无着,还面临着辍学的可能。检察官随即来到刘某云南昭通的老家,联合当地开展多元化综合救助。最终,姐弟俩被列入当地精准扶贫对象,有了自己的住所,高中阶段可享受每学期2000元的临时扶贫补助。
刘树枝说,下一步,浙江省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司法救助监督机制,完善司法救助信息共享,畅通申请渠道,探索多元化救助方式,推广信访代办制等经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每一起司法救助中感受到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