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浙江以“少捕慎诉慎押”促进诉源治理

          如何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如何在重刑案件比例下降、轻罪案件占比加大的情况下,实现刑事司法“打击与治理”并重?……10月27日,省检察院召开“少捕慎诉慎押,促进诉源治理”新闻发布会,通报浙江省检察机关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特别感谢检察官,多亏了你们,让我可以有机会考上大学。现在我已经工作了,我会好好工作、生活的。”在检察官的电话回访中,小天(化名)表达着谢意。小天读高中时,与母亲发生矛盾后为发泄情绪,到一副食品店内实施抢劫。在后来的调查中,检察官发现,小天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忙于工作,他的内心承受着巨大变故带来的压力,加上正处于青春期,逐渐变得叛逆。鉴于案发时小天未成年,其行为也属于犯罪未遂,且认罪态度诚恳,经综合评估,检察院对其宣告附条件不起诉。随后的考验期内,小天积极努力,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最终,他用实际行动获得了检察院的不起诉。

          少捕慎诉慎押,未成年人只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之一。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孔璋介绍,近年来,浙江省刑事案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刑案件比例下降,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案件仅占起诉判决8%,“随着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以及相关监管能力的提升,‘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推进落实有了现实基础”。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在细化不捕不诉标准、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和构建捕前、诉前分流机制的同时,注重数字赋能,积极推动“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落地见效。今年1至9月,全省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9789件43583人,依法不批准逮捕16714人,不捕率37.99%,从高到低全国排名第三;受理审查起诉案件75622件115896人,依法不起诉25180人,不诉率为26.83%,从高到低全国排名第二;诉前羁押率39.56%。以杭州地区研发的“非羁码”为例,目前杭州地区适用“非羁码”人数已达19138人,无一人脱管。目前,省检察院已将“非羁码”纳入一体化办案体系,推进非羁押人员监管大场景应用,切实降低羁押率。

          “宽严相济不是一味从宽,对于被不起诉后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我们加强行刑衔接,做好‘少捕慎诉慎押’后半篇文章。”孔璋介绍,浙江省各级检察院联合当地政府出台行刑衔接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程序的提出、处理和反馈机制,实现刑事处理和行政处罚无缝衔接。去年1月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对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需要没收违法所得的发出检察意见1298件。检察机关还综合运用检察建议、个案总结、类案研究和年度白皮书等,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社会治理。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检察条线共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7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