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走过最远的路,都是TA们的套路

          你经历过“剧本杀”吗?诈骗分子设计的那种。

          “电信诈骗”四个字,你我都认识,但它暗藏的手段或花样,却不见得人人都能识破。尤其是老年人,面对花式诈骗,他们更容易“入坑”,不经意间,钱袋子被打开了。

          交了6000元鉴定费,就有机会上央视《国家宝藏》

          7月18日下午1点40分,烈日暴晒下的嵊州市石璜镇,室外温度高达41℃。

          一名身着黄色背心、蓝色短裤的老人,独自推着助行器,颤颤巍巍地朝农行嵊州石璜支行走来。

          银行大堂经理陈佳耀看到门外这一幕,赶紧将老人迎了进来。

        大堂经理将老人迎进门.png

        大堂经理将老人迎进门

          扶到休息座椅上,并将助行器放置妥当,陈佳耀开口询问,“大伯,请问您要办什么业务?”

          “我要汇款6000元,给北京的一个单位。”老人全程操着方言,唯独“汇款”两个字却用普通话,显得格外清晰响亮。

          “您以前汇款过吗?”

          “没有,从来没有。照着这个汇就行。”老人掏出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聚*荟拍卖行杨经理”和一个电话号码。

          “我收藏的画被北京‘聚*荟拍卖行’认可,交了6000元鉴定费,我就可以上《国家宝藏》啦!”老人边说边打开手机,翻出聊天记录给陈佳耀看。

          越听越可疑,陈佳耀打开手机上的“企查查”App一查,发现老人提到的“聚*荟拍卖行”根本不存在!

          职业直觉告诉陈佳耀,这是一起以“国家宝藏鉴定费”为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

        大堂经理劝说老人不要汇款.png

        大堂经理劝说老人不要汇款

          他立即提醒,“老人家,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诈骗,千万不要相信!”

          然而,老人怎愿相信这是一个骗局?他对陈佳耀说,只要有一丝希望上央视,他甘愿冒险,“哪怕被骗,也值得!”

          陈佳耀劝不动,内勤副行长周俪莎出来劝。最后,柜台内的柜面经理也出来劝。但老人仍不为所动,执意要求汇款。

        多名工作人员联合劝说.png

        多名工作人员联合劝说

          无奈之下,陈佳耀想了一招。“你真的要汇款,得让家里人知道,你把家里人电话给我……”

          不一会儿,老人的妻子匆匆赶到。“这事儿我知道,我也劝过老头子。他腿脚都这样了,还瞒着我偷偷跑出来……”

          随着老人妻子的到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推着助行器走了两个小时,只为给“杨经理”汇款

          老人姓钱,今年66岁。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自个儿腿脚又不方便,只能靠老伴儿一人照顾,平时不大出门。

          钱大伯有个爱好,那就是古董收藏。中央电视台的文博栏目《国家宝藏》是每期必追。家中藏有三幅祖传的古字画,幅幅视若珍宝。其中一幅是乾隆年间的楷书书法作品,更是爱不释手。上面写的是北宋诗人晁冲之的《夜行》:“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老人收藏的字画.jpg

        老人收藏的字画

          今年6月,钱大伯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自称是“聚*荟拍卖行的杨经理”,询问他是否有古董要寄拍。

          “我们有专业的鉴定师、拍卖师,不少收藏家都通过我们的拍卖行出售藏品,文房书画、陶瓷玉器,你有的我们都能帮你寄拍。”

          钱大伯听完很是心动,添加了“杨经理”的微信,并将三幅古画拍照发给对方。

          “你这三幅很可能是真迹啊,你可以先寄来鉴定,在我们这边拍卖的话肯定可以拍出高价,有机会还可以上央视《国家宝藏》。”

          得到“杨经理”的肯定,钱大伯非常高兴。

          6月28日,在“杨经理”的指导下,钱大伯将三幅祖传古画寄去了北京。对于鉴定结果,他充满信心。

          到了7月中旬,钱大伯终于再次等来了“杨经理”的电话。

          但这一次,“杨经理”说的却是鉴定费和保管费的事情。

          “需要支付古画鉴定费6000元。如果不鉴定要寄回的话需要付清此前半个月的保管费,每幅每日50元。”

          钱大伯一下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6000元,仅靠微薄的养老金,得不吃不喝攒好几个月。但要是寄回来的话,不仅也要一笔钱,关键是不甘心呐。

          老伴儿知道了这事,多次劝过钱大伯不要汇款。

          但钱大伯非常珍爱这三幅字画,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机遇。“绝对是真迹!绝对能上《国家宝藏》!”

          于是,在7月18日的中午,钱大伯抓住老伴儿睡午觉的空档,偷偷带上银行卡,推着助行器溜出了家门,走了近两个小时,走到了农行嵊州石璜支行。

          银警协力,成功止损

          老伴儿的到来并没有让钱大伯打消转账的念头。

          陈佳耀最终选择了报警。

          很快,石璜镇派出所民警张浙洋赶了过来。了解了事情经过,张浙洋也加入了劝说,“老人家,这真的是诈骗。这几年我们派出所就处理过不少,千万不要相信!”

          终于,在银行工作人员、家属和民警三方的共同劝说下,钱大伯最终放弃汇款。

        电信诈骗成功阻止,老人和民警离去.png

        电信诈骗成功阻止,老人和民警离去

          虽然成功止损,但钱大伯还是忧心忡忡,向张浙洋询问能否追回寄出去的三幅书画。

          张浙洋带着钱大伯来到之前寄件的快递站,查到了收件人的地址与电话,与对方强硬交涉。

          7月22日,钱大伯珍爱的三幅祖传字画如数追回。

          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最终在银警协力配合下就此破解,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事后,老人对农行嵊州石璜支行工作人员和石璜镇派出所民警表示了由衷感谢。“嵊州警方”微信公众号对此进行了报道。